Page 57 - 《共产党人》2021年第18期
P. 57

|朔方文苑|




                这个样。我家7口人,按规定可以盖这样的房子5                          此,他这个“村支书”也名副其实了。
                间,你们各家各户,也都按这样的标准盖……”谢                             “这回你们信了吧?这样的新房子、新宅基
                兴昌指着自己的“样板房”跟大伙儿说。                              地,在我们西海固那边能有几家?不是‘金窝窝’
                   “太好了!这房子可以让我找媳妇不愁了!”                         还是啥?”落户到闽宁村的第一个大年三十,谢兴
                   “可不,我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有这么好                         昌把全村人叫到自己的新家里,让自己的婆娘和
                的房子,这么宽敞的院子啊!”                                  左邻右舍的十几个女人给大伙儿做了一顿特别丰

                    众人情绪大转,也大振!                                 盛的年夜饭,而且还特意从镇上买了几瓶五粮液、
                   “哎呀,支书呀,我没有钱盖房咋办呢?”也有                        两条中华烟,一一给大家敬酒、敬烟。酒过三巡,
                村民发起愁来。                                         他这样问大伙。
                   “怕啥?告诉你们吧:我们是谁?我们是闽宁                              大伙齐声道:“支书说得对!我们现在喝的是

                村人!闽宁村的村民享受的待遇比别的‘吊庄’移                          黄河水,住的是‘金窝窝’,这是啥生活?这才叫黄
                民更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来,我给你们讲                           河水甜,共产党亲!”
                讲……”谢兴昌把从吊庄移民基地办公室听到的                              “黄河水甜,共产党亲,大家都住上了‘金窝
                相关精神给村民们一说,听得大家个个喜上眉梢,                          窝’!”那一个春节让许多西海固人羡慕,那一个

                连声道:值了,值了!”                                     春节也让闽宁村在西海固和宁夏名声大振!
                      “
                    事实上,谢兴昌确实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                               闽宁村?噢,就是福建亲人帮助我们建的扶
                处。正式建房之后,他又往镇上跑了一趟,贷了第                          贫新村!
                一笔款,这种贷款因为沾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光,                               闽宁村?噢,就是习近平同志亲自定的点,也

                所以特别优惠。“你想想,像我这样中等情况的家                          一直在关心的贫困百姓的幸福村!
                庭,每户6亩地、2亩宅基地,个人才交2000元,这                            闽宁村的名声从此传扬四方……
                样的好事等于天上掉馅饼,除了我们闽宁村,你还                               写到此处,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为什
                能在哪个地方找出这样的好事?”谢兴昌很自豪地                          么当年谢兴昌第一批带出的 12 户贫困户最后成
                告诉我,他就是靠这样的优惠政策和无息贷款及                           了 11 户呢?谢兴昌说:“有一户当时跟着我来后

                移民补贴,先把自己家的房子盖好的。一起来的                           感觉戈壁滩没希望,所以回去了,后来到新疆去打
                那些村民就以他家为“根据地”,然后由他和另外                          工。他没有坚持下去,没有参加我们建设家园的
                13 个人(包括他老婆在内)作为闽宁村“吊庄”移                        创业,所以他没有‘金窝窝’……”
                民的“革命种子”。建好了第一批房子,让一起来                             “我们的宅基地和后来政府卖给每户新居民

                的 11 户村民都有了落脚、安心的宅基地,然后再                        的铺面房,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那都是二三百
                回到老家,接那些半信半疑的贫困乡亲们来参                            万元了!”难怪闽宁村的“吊庄”移民都说自己掉进
                观。现场一看,那些西海固的老邻居们眼红了:这                          了“金窝窝”……
                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房子,这么优惠的政策,再                               朴实的比喻,常比经典的诗句更透着人间的
                不来就是傻子!                                         温馨与理想,以及信仰的终极意义。G

                    就这样,谢兴昌从把自己家作为“革命根据                             (未完待续)
                地”,到把第一批新建的11户村民院子作为“革命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
                根据地”,再到把第一个村民小组作为“革命根据                          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
                地”……最后他的“移民根据地”不断扩大,到                           报告文学会会长)

                1997 年年底,已经有 400 多户在闽宁村落户。至                             责任编辑:何青芳

                                                                                                           5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