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共产党人》2019年第09期
P. 1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明大德、立大 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引导人们向
德,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为什么要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 明大德、立大德,还要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
工作者反复强调“德”的问题? 人格操守。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文艺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 界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大家不仅要在
会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决定的。“树德莫如滋。”文化 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
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 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 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乱花渐欲
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理应以高远志 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
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表率。同时,这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保持人格定力,知道该坚守
一要求也是针对现实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来 什么、该坚拒什么,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
的。一段时间以来,有的人不知自珍自重,投机取 的错误倾向,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觉反对
巧、沽名钓誉,表里不一、弄虚作假,甚至道德败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始终把社
坏,与其身份很不相称,对社会风气造成很不好的 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对待作品的社会效果,真正
影响。 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要珍惜自己的社
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 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
当。在给牛犇同志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心神,不为一时之利动摇、不为一时之誉急躁,绝
“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一崇高目标和重要标 不当市场的奴隶。
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走什么样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这一重大命题。具体而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王国维“治学三境界”来鼓励
就是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三
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民 境界”不仅是创作、治学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
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 也是创作者执着坚守人格的写照。只要志存高
一起。“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我 远,耐得住寂寞,最后必能出大作、成大器。
国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回望人
党的领导下一路走来,铸就了红色基因,形成了始 民共和国 70 年壮丽征程,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
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优良传统。 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将这部“感天动地的奋斗
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 史诗”呈现给世界;展望未来,把前无古人的伟大
会科学工作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跟党走,在党的 时代转换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作品,把中国特色社
引领下追寻真理、追寻光明,用全部的才华、生命 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独特创造、独特优
和热血诠释信仰、诠释忠诚。在新时代,这个好传 势讲清楚说明白,激励国人,感动世界,是新时代
统不能丢,这个底色不能变。 赋予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
胸中有大道,笔底起风雷。文化文艺工作者、 荣使命。站立新时代,由“高原”向“高峰”攀登,正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担当,就是要把崇高的价 逢其时,更当只争朝夕!G
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传递真善美,传
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入 (转自《求是》2019年第8期)
木三分的刻画和揭示,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 责任编辑:花菊萍
共产党人·2019·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