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共产党人》2021年第20期
P. 41
|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科学统筹、规 端肉牛产业上,深入推进标准养殖、多样开发、无
划引领,在自治区乡村振兴总规划、“一带两廊”、 害处理、品牌经营、依法监管,形成肉牛全产业链,
黄河流域发展规划总体框架下科学编制海原县 逐步推动海原县肉牛产业品种专门化、饲养精准
“十四五”规划;按照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相结 化、服务社会化、屠宰工厂化、产品精致化、销售品
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群众的获得感 牌化、消费多元化和发展市场化。深化部门帮扶,
与适应新发展阶段相结合,编制产业、就业、教 压实部门结对帮扶责任,紧盯帮扶村、帮扶户,聚
育、医疗、生态等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目标一致、 焦“两不愁三保障”,补齐补足短板弱项,确保脱贫
指标科学,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衔接有序、项目 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对
衔接一致、推进落实一体、成效发挥协同。围绕 接自治区和中卫市帮扶部门,完善帮扶计划,争取
宜居、宜业、宜游,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对口帮扶村实际问题,切
落实政策,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 实巩固拓展帮扶成效。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
项,优化改善乡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 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职责
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生态建 落实,及时开展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示范性培训,
设,紧盯“三山一河六流域”(即南华山、西华山、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日常管理制度,严格
凤凰山;清水河;杨明河流域、郑旗河流域、中河 规范管理,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有效
流域、马营河流域、河堡河流域、西河流域),坚持 帮扶。
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将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全
大力实施植绿增绿和小流域治理。因地制宜发 面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乡村治
展林果经济、林草经济、生态产业,创新发展以乡 理效能的关键之举,持续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
村旅游为节点的全域旅游,用实际行动践行“绿 组织的整治力度,深入推进“三大三强”行动和“两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 个带头人”工程,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把方向、抓
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 推进、强队伍、促担当,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
织,开展“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 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精锐力量”,为巩固
和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融合一体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层
化发展。 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领导班子换届政策,突
广泛凝聚社会合力。立足海原县实际和“十 出干部队伍建设“五个过硬”要求,坚持正确选人
四五”闽宁协作发展规划,按照“22106”发展思路, 用人导向,提拔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
即:建好闽宁加工业发展区和闽宁现代农业发展 交流使用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
园区 2 个园区,培育做大闽宁加工业和闽宁现代 的干部到乡镇领导岗位培养锻炼,充实乡村振兴
农业 2 个产业,巩固提升 10 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 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党政机关作风建设年、干部
村,健全完善联席推进机制、细化实化结对帮扶机 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成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制、强化产业带动机制、健全互学互帮机制、建立 围绕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精心
企业联系帮扶机制、建立协会社会组织联系帮扶 组织“办好实事惠民生”“为民服务解难题”专项行
机制等6项工作机制,主动对接、积极落实各项工 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
作,推动两地优势互补,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实 落实。G
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积极与华润集团联系对接, (作者单位:海原县乡村振兴局)
创新帮扶举措,持续探索帮扶新路子,特别是在高 责任编辑:胡亦茹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