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共产党人》2021年第16期
P. 55
|朔方文苑|
马铃薯。 亩旱地作物就是颗粒无收。”
福建人到宁夏最先关注到的就是马铃薯,就 “那百姓吃啥呀?”这样的事对福建人来说,绝
像宁夏人到福建后当地人喜欢先请他们吃海鲜 对是不可思议的。但令他们更想不到的是,一旦遇
一样。 到这种年份,这些干旱地区的百姓想吃上、用上清
一个“好吃”,再一个“比国外的马铃薯片不知 水,就得花十几元甚至二十多元才有可能买回一桶
强多少倍”,因为这样的“第一印象”,加上宁夏漫山 水……
遍野、随处可见的马铃薯,所以福建人来到宁夏做 “哎呀呀,本来他们就穷,庄稼没了,还要出那
生意,目光自然而然先盯在了马铃薯上…… 么高的价钱买水喝,这日子怎么个过法嘛!”林月婵
这是生意人的眼光。双方都得实惠,也符合 一行人听到这儿,双脚都跺了起来。
民情。 宁夏当地人尴尬地搓着手,低头轻叹:“唉,我
然而福建的领导们则把深情的目光投向宁夏 们过去就这么过来的……”
的每一片干渴与贫瘠的土地,去寻找最需要帮助的 “不能再让我们的宁夏亲人过这种日子了!”福
那些点与面。1997年3月,六盘山上的积雪尚未开 建人揪心而又郑重地说道。为了在即将召开的闽
始融化,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对口帮 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让双方领导能
扶宁夏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林月婵为首的一行人便 够确定具体合作项目,林月婵他们与宁夏扶贫办等
来到宁夏。 部门的同志初步确定了四个方向:打井打窖、坡改
“我是奉习近平同志的委托,先行前来了解和 梯田、移民“吊庄”、希望小学。
考察一下两地对口帮扶协作项目的……”林月婵一 打井,我们上面已作介绍。兰州军区某给水
下飞机,就把自己此行的任务告诉宁夏的同志。之 团和百姓自救中就有许多例证。打窖也是宁夏山
后的十几天里,这位干脆利索的福建女干部带着考 区农民和科技人员想出的一套抗旱办法:在山坡上
察组人员,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重点对拟定的 打个地窖,配合拦水沟,把雨季时沟、峁、墚上的雨
两地合作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认真考察。也正是此 水、积雪、冰块蓄起来,然后留着给人畜及浇地用。
次全范围的实地考察,林月婵等福建同志对宁夏全 这样的一口窖,建设费用约400元。在林月婵他们
区在当时和之前的贫困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去之前的1996年,宁夏推出这个项目后,群众打窖
“黄河百害,唯富宁夏。”在我采访林月婵时她 的积极性很高,只是计划中的42万眼窖,3年中才
“
感叹地反复说着这句话,后又说,可在宁夏却也有 打了10万余眼,资金和时间都给自治区各级政府
贫富的天壤之别现象啊!” 带来很大压力。“一眼窖所蓄的水绝对不够一户百
原来宁夏的地形分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区块: 姓用的,所以规划是帮助每户农民打5眼窖。这5
北部宁夏平原系黄河自流灌溉区,南部则是六盘山 眼窖什么时候打好,需要多少资金,对我们宁夏来
山区和干旱带。前者由于历史上尤其是中华人民 说,又是个不小的难题。”宁夏同志有些不好意思地
共和国成立后兴了黄河之利,农业相对发达,并且 向林月婵等福建人倒苦水。
出产闻名的“宁夏大米”,素有“塞北江南”之称;后 移民“吊庄”,这是宁夏在解决贫困地区移民实
者则是干旱居多的贫瘠之地,尤其是西海固地区, 践中所探索出的一个创举。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本
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80毫米。“等于我们福建 县境内“吊庄”,贫困农民不出县,搬迁距离近,所移
沿海台风季节老天爷翻一回脸的降水量……这不 民的人员不改变隶属关系,到新地方以后由县里调
把人和牲畜渴死才怪嘛!”福建人第一次听宁夏当 拨给每人两亩耕地,每户两间房、一口水窖和一年
地人介绍缺水的情况后,惊得半阵子没合拢嘴巴。 的生活口粮以及种子、肥料,第二年待生活、生产安
“旱的年份,颗粒无收。”宁夏人说。 排就绪,全家再搬迁来正式定居;二是县外“吊庄”,
“真的颗粒无收?”福建人有些不信。 由自治区指定地点划给宜耕荒地,由迁出县将搬迁
“就是这个样。”同心县的人对林月婵他们说, 移民组成新的村镇,并领导开发建设,隶属关系也
“远的不说,1980年到1982年,连续3年县上50万 不变,虽然出了县,仍是原来县的一部分。两种做
53